多年疾病困惑,睡眠中来解决

发布时间:2021-11-05

一直以来

在常人眼中打呼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

在没有发生到自己身上时

都会不以为然

甚至还把打呼噜看成是睡得香的表现

如果您真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打呼噜是健康的大敌

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

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

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

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图片图片


案例:
患者李女士,52岁,二十多年前开始打鼾,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噜声逐渐变大,几乎整夜不停,明显感到白天困倦嗜睡,精神面貌变差,工作效率下降,在睡觉时出现了呼吸阻塞和憋气的情况,有时睡梦中十分难受,夜间偶尔还憋醒,大汗淋漓。患者2+年前诊断“高脂血症”,随后陆续诊断“脑梗塞、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现服用多种药物控制中。患者外院动态心电图示考虑窦性停搏伴结性逸搏。根据患者相关检查结果,院外专科医师建议:拟行手术安置心脏起搏器。

图片图片

                                                                (实时睡眠监测)

       近日患者以白天嗜睡3年,伴心悸2年来我院睡眠诊疗中心就诊。我院陈宇洁主任接诊后安排患者在我院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提示以阻塞型为主的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重度夜间低氧血症。AHI:77.7/h,最低血氧饱和度75%,最长暂停时间59.5s,血氧低于90%占比48.8%。陈宇洁主任给患者检查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认为采用呼吸机来治疗患者的鼾症应是最佳选择,而且迫在眉睫。多年疾病困惑,要靠睡觉来解决,患者心里和脸上都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陈主任耐心地给患者讲解了不及早治疗打鼾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依次详细的解答了各种治疗方法,让患者看到了治愈鼾症的希望,增强了战胜此病的信心。给予多导睡眠监测下压力滴定。在CPAP下,睡眠时未闻及鼾声,夜尿1次/夜,睡眠质量改善,日间精神明显改善,嗜睡程度减轻。带机1周后,患者夜间心悸症状明显缓解。再次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示:窦性停搏全部消失,早搏大量减少。该患者行呼吸机治疗后,避免安置心脏起搏器,避免了有创操作,降低了就医成本。对拟进行心脏起搏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特别是以夜间心律失常为主者,建议先进行整晚PSG,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我们了解到,打呼噜时大脑处于缺氧状态,长久可能导致高血压、中风、脑血栓、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阳痿、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呼吸暂停最为可怕,弄不好可能引起猝死

图片图片

       长期打鼾还容易造成记忆力减退、焦虑、抑郁、嗜睡,对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睡眠疾病隐匿性强,时间周期长,危害性打,务必引起大家的重视,定时炸需及时排除。


图片图片


睡眠中心医护团队


图片图片

陈宇洁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大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睡眠呼吸疾患诊疗中心主任

中国睡眠研究学会睡眠呼吸障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西南呼吸介入联盟理事

中国残疾人康复医学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西部睡眠医学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睡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

成都市呼吸康复专委会委员

九三学社医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图片图片

杨凌鳞  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2002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专委会,四川省医学会睡眠专委会青年委员,曾先后至北京朝阳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学习,擅长睡眠呼吸疾病诊治,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参加省级科研课题7项。



图片图片

王  怡  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研究方向,睡眠呼吸障碍,无创通气治疗及慢病远程管理,发表SCI2篇,CSCD1篇。



图片图片

张宇洁  主管护师,四川省呼吸康复护理学组青年委员、成都康复医学会肺康复专委会青年委员,曾先后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学习参加省级科研课题2项。



图片图片

李  勇 医学检验系,呼吸治疗师,康复技师,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四川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委员,先后在长庚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学习,擅长呼吸治疗,睡眠呼吸障碍,机械通气支持等,发表省级以上刊物文章3篇。



图片图片

李瑶 呼吸治疗师,擅长呼吸治疗,肺功能检查,曾先后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学习肺康复,肺功能操作技术,参与省级科研课题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