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亲情、恩情、战友情、医患情…非常时期的援鄂日记,字字都关情

发布时间:2020-02-02 本文来源:红星新闻

如果没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的日记,会怎么写?

人间有假日,病魔却无休。

也许,他们中的许多人,依然会坚守一线。但至少可以——

抽出时间拜见父母,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

与爱人共度良宵,天涯海角,不过此时温暖。

邀三五哥们闺蜜,觥筹交错,不尽地久天长。

或是回到长大的地方,方寸之间,一如初见。

都说战场也是试炼场,最能试炼人心。防护服一穿四个小时,纵然无所畏惧,只是思念,往往要持续一天。

大年初一的那次集结,一转眼,已经过去8天。一篇篇日记,在距离华南海鲜市场1.5公里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记录了他们对亲情、爱情、战友情、医患情,甚至恩情的感怀,读来让人动容。

他们说,“我们不上,谁上呢?”

我来武汉的消息还是传到母亲耳朵里,母亲哭了很久,但始终没给我打电话,只是让哥哥和妹妹问候我。

我至今也没打电话给母亲,一则没有勇气打,二则也没时间打,总觉得这里有太多太多事情要做。

——张传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

远在河南老家的母亲盼着一个团圆的春节,然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张传涛,却不能回家。


大年初一凌晨,他接到医院集结出发的通知,目的地武汉,作为一名党员,他愿意为武汉人民贡献一名白衣天使的热血。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所有亲戚,免得有消息传到父母耳朵里。

没有洗漱就随便抓了几件衣物,临行前,孩子抱着他的腿哭闹,“爸爸说话不算话,答应带我们一起回老家赔爷爷奶奶过年、放鞭炮的。”一个大老爷们,眼里瞬间噙满泪水。

张传涛在出租车上快速办理退机票、退酒店,故作镇静地给母亲打电话说:“我要带孩子们去海南玩,老家太冷了!”

母亲叮嘱他,“出去玩,也要记得吃药,把血糖控制好,多喝水,不喝又要痛了(肾绞痛)……”没等母亲说完,他就挂断了电话,因为声音已经哽咽。母亲等这次春节团圆,已经等了8年。


34岁的刘红是入党积极分子,也是来自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急诊科护士。此行,她最放心不下的,是住在乐山的父母。她知道,从父母的角度,肯定不希望她去。为此,刘红临行前都不敢提及这件事,只想等抵达后再给父母报平安。

前线战斗间歇,刘红和女儿、老公连视频,女儿给她换了一幅画,还念出来给她听,眼眶一下子湿润,感觉孩子突然懂事了,无需操心,她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内江市中医医院护士、党员范芸主动请缨支援湖北,因为有亲戚朋友生活在湖北,她们一家对湖北的疫情更加关注。看着疫情数据不断变化,范芸感到揪心。


9岁的大女儿听说妈妈要去武汉,写了一封信:“……我已经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感染的肺炎,我特别担心您。妈妈,请注意安全,好吗?……我不仅担心您的自身安全,也因您而骄傲。”


孩子都这么懂事,队员们一定也感到骄傲吧。


我是老党员,肯定要冲在一线。如果畏首畏尾,一点党性意识都没有,党员就白当了。

——赵英明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

刚刚红遍网络的赵英明,其实当时在车窗里也并没有听清老公含泪的承诺——“赵英明!记住!平安回来!我包一年家务!”

因为她早把脸转过去,不敢多看一眼,怕眼泪夺眶而出,“老公一开始还是不理解,他平时就觉得我什么事情要主动、要争第一,是去逞能,加上这次这么危险,孩子还很小,他非常担心。”赵英明说。

赵英明告诉老公,如果是我们四川、我们广元发生同样的事情,我们的家人朋友面临同样的困境,你的妻子承受同样的压力,你心里不难受吗?这么一说,赵英明得到了老公的理解。到武汉不久后她说,“老公今天回话,已经开始做家务了。”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急诊科护士刘红,在与老公挥别时,鼻子也有一点发酸,“老公仔细地帮我把花戴上了,感觉他离我那么近,又那么远。”当刘红登上出征的大巴车时,老公站在下面对她说:“我在家等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刘红写到:“老公一直陪着我收拾东西,我知道他很担心我,也知道他有很多话要给我说,但是都没时间说。他默默地帮我收拾行李箱,帮我把同事们怕我吃不惯武汉的饭菜专门送我的下饭菜小心地放进行李箱。”


党员邱少平抵达武汉后,便与同行的医护人员立即投入了战斗。他说,武汉一些病区的医护人员工作十分繁重,而他和前来支援的同事,就是要在照顾好病人的同时,减轻这些医务工作者的压力。

这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男护士,有一个恋爱3年多的女朋友,他们本来准备过一两年再结婚,这次来武汉,女朋友在临别时哭着说,“平安回来,回来之后我们就领证。”那时的邱少平不敢看女朋友的眼睛,背过身踏上了征程。


另一位红遍网络的“青羊区吴彦祖”张冀伟,成都有一位姑娘正等待着他归来完婚。这位姑娘名叫付唯希,也是坚守在后方儿科发热门诊的护士,出征的大年初一早上,刚值完夜班的她匆匆赶去,只为能亲口告诉他,一定要平安回来。

付唯希一天一天算着日子,只是,去前线是半个月,还是一个月?四川援鄂医疗队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重逢的日子,或许会更久。

“如果婚礼能如期举行,那更加值得纪念。”张冀伟说,这几个月肯定会很艰难,咱们必须迎难而上,他下定决心:“疫情没解决,就不想婚礼的事,希望我们早日取得胜利。”

夜班结束,我们没有说累,钟永健的耳朵已经被防护口罩的系带勒出了压疮,也没有说一句疼,只想快点回去休息,投入下一轮战斗。

——张冀伟、钟永健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士

“青羊区吴彦祖”的身边,还站着一位“枣子巷任达华”钟永健

张冀伟和钟永健,曾经是大学上下铺的兄弟,走上工作岗位后,兄弟俩又成为同事,因为这次疫情,兄弟俩成了“过命的兄弟”,也是名副其实的“战友”。

钟永健没有和家人商量,直接就报名参加了四川援鄂医疗队,这时候他看到张冀伟的名字也在名单上面。钟永健开玩笑说,“我们两个才是‘真爱’。”

前线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令他们既陌生又紧张。但当他们走进ICU病房的那一刻,一切又变得熟悉起来,熟悉的呼吸机,熟悉的血滤机,牢记于心的各项危重症救治护理技术,一下子派上了用场。一切情绪,都化作了斗志,尽管,这里的任务是最重最危险的地方。

这次出征,绵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李玮,用酒店借来的纸笔,与多名队员一起,席地而坐,提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


进入病房的第一天,总算来到分管的病区时,那一幕让她难以忘怀,“护士长看到我们瞬间热泪盈眶,拉着我们的手不断说‘感谢’,说他们总算看到了希望。”

这番话,让李玮眼眶湿润,“我想说,战友们,你们辛苦了!放心,我们来了,来跟你们并肩战作战了,我们一个都不会倒下,我们会一同迎来胜利的曙光。”

武汉当地医护胡麟也告诉队员们,当全科室所有同事都熬出了大大的眼袋、黑黑的眼圈时,终于盼来了他们。队员们努力向当地医护学习湖北方言,尽快融入进夜班,让武汉战友们能得到更好的休整。

预备党员向建衡和彭宇,是四川援鄂医疗队的两位跟队宣传员。此次赴武汉抗疫,这两兄弟持续不断地,将第一手线报发回后方。1月31日晚上,兄弟俩以“致兄弟北上抗疫”为题,创作了一首打油诗,“千里楚地染病毒,向宇北上抗疫情。江城鏖战无昼夜,应急前线皆兄弟……”



为了节约防护用品,不频繁出入监护室,解决上厕所的苦难,我们都穿上了尿不湿。虽然很不舒服,但我们必须要克服。我们相互鼓励,并向对方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曹小燕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护士

即将进入重症监护区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护士、党员曹小燕站在窗前,深深地吸了口气,感觉特别舒服,“接下来的几小时,要想这样畅快的吸口气都是一种奢侈”。


穿上三四层防护服,戴上两层口罩,再戴上护目镜,看着对面的队员张宇遥,她几乎都认不出来。

护理的4个患者都是危重病人,全部都用了无创呼吸机。曹小燕和队员们细心为他们测量生命体征、血糖、血氧饱和度,帮助他们喝水、解便,“在与他们交流时,他们都很平静,也非常地信任我们。”一天快交班时,走出病区,病人家属一句“四川医生真好!”,曹小燕感到了极大的鼓励。

党员李欣结束第一个夜班时,感觉一切还算顺利。这位来自绵阳市中心医院的主管护师注意到,10床65岁的闻阿姨,是病区内情况相对严重的一位,昨晚上一直在按呼叫器。“确诊患者需要多喝水,病房是隔离状态,没有陪护,上厕所尤为不方便,我便成了她唯一的依托。”李欣请求了会诊,为闻阿姨安置了尿管,之后呼叫器再也没有响起过。

但闻阿姨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她一直拉着李欣的手,聊她的工作和家庭。或许心里的话讲了出来,闻阿姨的心情看起来好多了,最后她坚定地告诉李欣,“你们都没有放弃,大老远过来援助我们,我要加油!”

后来巡房时,李欣听到阿姨给家人打电话,说以后一定要好好谢谢绵阳的医护,因为救过自己的命。李欣写到,“总是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有时去安慰,那一刻,我愈发懂得特鲁多医生这句名言的深层次含义。”

我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身为汶川人,我得到过很多的社会帮助,如果我有机会能够去前线出自己的一点力,我一定义无反顾。

——佘沙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护士

四川援鄂第一批医疗队抵达时,武汉下着小雨。

“阴冷,整个城市是肃静的,充满了凝重的氛围。”张传涛写到,到酒店后,他申请加入指挥部,就想为武汉人民多干一点,不虚此行。

“难忘12年前武汉人民不顾危险救助过汶川灾区,现在,也应该由我们为武汉做些什么了!”当他把队员住宿、随身医疗物质安置、指挥部会议、防传染培训等等一系列工作忙完,已经凌晨一点了。

1月26日,队员们进入距离华南海鲜市场只有1.5公里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对方科室的主任看着他们,热泪盈眶。

张冀伟感叹,当地的医生已经身心俱疲,援军赶来,他们终于能歇一口气。从病患们含泪的眼神中,队员也看到了,因他们的到来增添的一份希望和期待。

防护服穿一次四个小时,思念往往要持续一天。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日记还有很多,兄弟可以并肩作战,但为了战“疫”,家人和爱人只能暂时放在心中。

面对疫情,“我们不上,谁上?”,是队员们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

就像张传涛一样,队员们都常说,12年前,那场大地震,全国人民没有忘记四川,来自湖北的医护人员,也一批一批入川驰援。

护士佘沙,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同时,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汶川地震的幸存者。12年前,她的家乡遭受了重创,是四面八方的大爱汇聚,将她从废墟中托了起来。12年后,在又一场灾难袭来之时,她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果断报名!她简单的一句话,感动了万千网友:“我是汶川人啊!”

红星新闻记者 马天帅 王拓

图片由四川援鄂医疗队及受访者提供

编辑 陈艳妮